谁泯灭了我们的善良

首页经典美文正文人气:105 ℃时间:2019-03-20 07:03:11

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,虽然我不记得主人公的名字,但我永远记得并坚持他所传达的精神。故事是这样的:他是一位演员,正要去扮演一位在沙漠中行走很久,饱受饥渴,身心疲惫的迷途者,所以他的装容必须很凌乱,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,就是鞋带松散。一位路人看到了,好心的提醒他系鞋带,他便连表谢意,立马蹲下来系鞋带,当路人远去时,他又匆忙的将鞋带恢复原状。很多同行对他这一举动很是疑惑,就问其缘由,他却以一句简短的话,让众人陷入沉思。他是这样说的:“我为何要拒绝别人的好意提醒呢?”

为何要拒绝别人的好意提醒呢?这句话在耳边回旋,在心里扎根,在脑袋里深思。

而在现实生活中,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故事。甲帮乙做了一件事,或许因为甲不了解具体情况;或许因为甲没想得那么全面;或许因为甲当时的大意;或许anyway......甲没做到位,做错了,而他自己并不知道。当有一天被查出来错误时,乙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甲。甲因此而被责怪。久而久之,甲选择了明哲保身,再也不敢随意去帮别人做任何事情,甚至是没有联系到任何利益关系的小事。在工作中,你是否也曾有此经历?

人之初,性本善。我想当我们每个人遇到需要帮助的人,像路边的乞讨者,迷路的小孩,跌倒的老人等等,起初的我们是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的。但那可能只是起初。

现在讲一讲我亲身经历的故事。记得那还是我16岁的时候,在独自等火车的时候,有一个自称丢了钱包和手机的人,跑到我跟前说现在着急回家,还有二十分钟火车就要开了,但差点钱买车票让我支援一下,并说可以记下我的手机号到家的时候以充话费的形式回报我,当时我就问他缺多少,他说八块,我想不是太多就去掏钱,当我八块钱递给他时,他却说我缺十八块,我一下子怔住了,单纯的以为自己听错了,答应了人家又不好意思拒绝,只好把自己吃饭的钱拿了出来,心想少吃一顿也没事,就给了他。然后我就接受了他的谢意,并不求回报,匆匆赶车了。当时心中还有一种身为优秀团员的自豪感。但是,我的火车晚点了。我再次看到了那个像我求助的人,他还在像刚刚一样求助于其他人。我幼小的心灵瞬间被打击了。不知道哪来的勇气跑到那个人面前,大声跟他要我的十八块钱,他可能怕我把事情闹大,就不舍的把钱给了我。从此,我就再也不轻信那些求助的人。你是否也曾因为被骗,而不再去轻信那些乞讨者?

近几年,老是有一些这样的报道,某某人因为帮助跌倒的老人,而被诬陷为肇事者;某某乞讨者用着苹果6,月赚多少多少钱;某某人因为送迷路的小孩回家,甚至丧命;连春晚都有类似的《扶不扶》的小品。

听了这几个故事,你会想到什么呢?有人为了维护人们的善意,不惜多此一举,愿意蹲下系鞋带;有人不懂得感恩,把帮助自己的人推向受罚的那一边;有人利用同情心,骗取利益。前者,助长了人们乐于助人的品质;后几种人,增添了人们视而不见的理由。

那么,让我们再次思考这个问题,谁泯灭了我们的善良?答案显而易见,就是那些不懂感恩,利用人们美好品性,获取利益的人。

大家肯定都很憎恶那样的那些人,我也憎恶,但是在我们这个以理服人,以德育人的社会,只憎恶是不行的,我们要以身作则,以一些方式触动他们,指点他们,并试图去改变他们。我们需要怎么做呢?

如果我们都像第一位主人公那样,处处想着维护人类的善良;如果当别人帮我们做错事,我们自己也承担部分责任,并向人表示谢意;如果遇到那些乞讨者,我们像小学课本上,一位母亲让乞讨者搬砖块的故事,教导他们,即使自己有缺陷,也可以自食其力的道理;如果我们遇到扶不扶的处境,而犹豫不定时,有人肯站出来为我们作证,能让我们无后顾之忧的去扶。那么,生活会不会因我们的一个个如果,而更美好呢?

我相信当如果不再是如果,生活就是硕果累累、果香四溢的大果园。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