坚持是品格,改变才是智慧

首页经典美文正文人气:382 ℃时间:2019-03-22 07:02:21

在多数人眼中,坚持与改变总是对立的。其实坚持与改变,不是对立,而是统一的。坚持的是最终梦想,改变的是达成梦想的方法与途径。

坚持固然是种品格,改变同样具有大智慧,适时地改变是为了让自己走的更远。一味坚持与盲目改变都不可取。

坚持固是品格

作为一个影响晚清民初政坛的人物,梁启超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救国良方,救国救民可以说是梁启超的毕生信仰。

从上书******到虎口逃亡,从捍卫民国到讲学著书,梁启超走的每一步都是救国救民之路。

十年饮冰,难凉热血。不变的是信念,坚持的是梦想。在日十五年,旅欧一年,他始终都在寻找“救知识饥荒”“救精神饥荒”的办法。

民国七年,梁启超告别政治,退守书斋,他称自己“所效之劳,不足以偿还所造之孽也”。

虽说告别政治,但民众与国家从未离开过他的心头。用梁启超评价自己的话,爱国救国是他坚持一生的事。

“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?就是爱国。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?就是救国。我一生的政治活动,其出发点与归宿点,都是要贯彻我爱国救国的思想与主张,没有什么个人打算。”

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,但坚持并不一定总是正确的,如果坚持错了方向,那么勇敢改变也是一种智慧。

梁启超的坚持,是始终坚持爱国原则,萧公权说他“终其一生,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,蒿目忧心,不能自己。故自少壮以迄病死,始终以救国救民之责自任”。

梁启超晚年也曾对他的学生说,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,决不是望风转舵、随风而飘的投机者。

坚持是一种品格,是生命的一种毅力。人生因为有梦想,而变得有动力,而梦想的实现需要坚持。

坚持是一种品格,能作为品格的坚持,绝不是在细节方法上认死理,在小事上锱铢必较,而是对原则对梦想的坚守。

改变才是智慧

梁启超的“善变”是出了名的,胡适说“我们跟他走到一点上,还想往前走,他倒打住了,或是换了方向走了”。确实,梁启超一生观点多变。

初时,他跟随康有为,支持君主立宪;后康有为高举保皇旗帜,梁启超思想却逐渐起了变化,民国建立后,康有为积极复辟,梁启超与康有为决裂,称“我不能与老师共为国家罪人!”

梁启超也曾与孙中山关系密切,其思想在一段时间内转向民主共和,后两人也分道扬镳,但在袁世凯称帝后,二人又合作讨袁。

梁启超也曾寄希望于袁世凯,希望袁世凯在开明专制的基础上稳步实现立宪、共和的过渡。所以当袁世凯邀请他入阁时,他欣然同意了。1915年梁启超发表《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》一文,公开反对袁世凯。

你可以说他善变,但却并不能用梁启超的这种善变去否定他。要知道梁启超所处的时代就是一个大变动、大转型的时代,他的善变,是想努力适应这个时代,并跟上这种变化。在坚持原则、坚持梦想的基础上,适当改变方法是智慧的。

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曾说“明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,而不明智的人只会坚持要世界适应自己”。当我们走在实现短期目标或最终梦想的路上时,可能会感到方向出了偏差,这时又何妨改变一下呢?

拥有坚持的品格固然了不起,但如果不懂变通、不知改变,那就是执拗。生活中,只有我们主动去适应环境,而不是让环境来适应我们,“山不来就我,我便去就山”,不失为一种智慧的选择。

坚持与改变就像一对孪生兄弟,既具两个独立性,又有一致性。坚持的是原则内核,改变的是外在方法。坚持是改变的目的,改变是坚持的底色。只有坚持梦想不动摇,改变才能发挥作用。《史记》中说“周失之弱,秦失之强,不变之患也。”坚持固然可贵,但改变才是智慧。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