鹧鸪天·林断山明竹隐墙
苏轼〔宋代〕
林断山明竹隐墙。乱蝉衰草小池塘。
翻空白鸟时时见,照水红蕖细细香。
村舍外,古城旁。杖藜徐步转斜阳。
殷勤昨夜三更雨,又得浮生一日凉。
诗词宝典远处树林尽头有座高山清晰可见;近处拔地生长的翠竹围绕在屋舍旁。院落旁那个长满草的小池塘中蝉声四起,叫声乱成一团。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上下翻飞,满池荷花,映照绿水,散发出柔和的芳香。
在乡村的野外,古城墙的近旁,我手拄藜杖徐徐漫步,转瞬已是太阳西落。昨天夜里三更时分,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好雨,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。
诗人简历姓名:苏轼
别名:苏东坡、苏仙;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东坡居士
籍贯:四川省眉山市
生卒年: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
身份: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、美食家。
生平经历: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轼进士及第。
宋神宗时在凤翔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任职。
元丰三年(1080年),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。
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、侍读学士、礼部尚书等职,并出知杭州、颍州、扬州、定州等地。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、儋州。
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,途中于常州病逝。
宋高宗时追赠太师;宋孝宗时追谥“文忠”。
兴趣爱好: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纵横恣肆;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;词开豪放一派,多以山水为好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。擅长文人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喜欢研究食物,例如东坡肉。
从词中描写景物来分析,可知描写的是夏末秋初之际农家小景。当时苏轼谪居黄州已经三年,政治打击和仕途挫折使他产生了随遇而安的想法。上阕主要描写墙院的景色,林、山、竹、墙、蝉、草、池等反映了此地景物的幽静气氛,也暗示诗人此刻的心境。接着诗人通过感官进一步描绘了此地的“幽”。
生活在诗情画意的小院内,诗人自找安慰,一派隐士作风。但诗人的形象并非限于此,在下阕中,诗人说“天公”并未忘记自己,殷勤的下了雨,最后两句“殷勤”“浮生半日凉”等看似是诗人失意的消极之言,实则在通过自然之景疗伤,抚平自己的情绪。
诗歌后传世人爱东坡先生,也爱苏词,不仅仅是因为词中的诗情画意,更为了那抹多彩的灵魂,他经常发出“浮生一日”的感慨,后世人在解读苏轼时,经常会言及他受庄子影响,观念消极、悲观,但其实读懂苏轼,就能懂他想让人们学会顺其自然,得意时不傲视一切,失意时不烦闷愁苦,是他的处世哲学。词中那生意盎然、活泼清灵的景色,融注着词对人生的思考。
若心情不好,或许可以试试东坡先生的法子,回到大自然,在美景中找回内心的宁静。
当听过林中悦耳的鸟鸣,见过河中嬉戏的鱼儿,望见自由生长的大树,俯见拼命扎根的嫩草,耳边不禁响起东坡先生穿越千年的魔音:偷得浮生一日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