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,承载着生生不息的希望,承载着梦想与力量,同样也承载着茶人们的期望。
春风和煦,草长莺飞,漫度每个寒冬过后,尝得一口春茶鲜,是无数茶人的心之所向。
绵绵细雨和着春风,融化了冬日沉寂,染绿了满山茶香,沁润了茶人心扉。

坤呈昊茶山拍摄
提到春茶,也许,你最先想到的是明前茶,那鲜灵高爽之气,确是夏茶与秋茶所不能及。
但在春茶里,雨前茶也绝不会让茶人失望,它虽不及明前茶细嫩,却绽放着独有的韵味。
雨前茶中的“雨”,是指“谷雨”,“雨前茶”则是清明时节之后,谷雨时节之前采制的茶叶。
采摘时间通常在每年4月5日左右清明之后,直至4月20日左右谷雨之前。

坤呈昊茶山拍摄
《茶疏》中写道:“清明太早,立夏太迟,谷雨前后,其时适中。”
清明之前,气候微凉,茶树生长缓慢,采摘的茶叶多以嫩芽为主,其特点为嫩。
而立夏之时,气候渐热,茶树快速生长,叶大梗粗,夏茶苦涩寡淡,不宜制茶。
清明至谷雨前,气温回升,但不及立夏高,是最适宜采制春茶的时节。

图片源自网络
清明之后,光照与雨量更加充沛,茶树的芽舒展,分出嫩叶,随着时间推移,长得越发成熟。
此时采摘的茶青,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最为常见,已不适宜采摘单芽的茶青。
若说明前茶是春茶之珍品,那雨前茶便是春茶之上品。
明前茶品饮的是“鲜甜”,雨前茶品饮的是“鲜醇”。

图片源自网络
雨前茶的特点:
雨前茶经过更充足的日晒与细雨的滋润,内含物质更加丰富,往往比明前茶滋味鲜浓而耐泡。
外形多为一芽一两叶,褪去了稚嫩的外衣,色泽不似明前茶般嫩绿,转而碧绿新鲜。
芽叶在水中伸展,鲜活得犹如回到了茶树的枝头上,轻轻摆动,盈盈起舞。
茶汤或清黄,或橙黄,香气清纯,层次分明,清香、花香、栗香……浓郁持久。
轻啜一口,缕缕清香溢出,清新爽口之感生出,顿觉春色萦绕,回味悠长。

图片源自网络
明前茶也好,雨前茶也罢,不同阶段的春茶,倾诉着各自的春华。
静坐时光,聆听岁月,茶味不尽在茶,更在品茶之人的内心,
青叶如花,婉立水中,清茶淡语,如禅似梦。
寻一处清宁居,沏一盏雨前茶,约一知己,推杯换盏,闲煮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