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省考行测分为啥这么高:广东省考行测考了73分算是什么水平呢

首页综合资讯正文人气:335 ℃时间:2024-07-17 18:48:19

大概是哪怕真诚发问也会被说凡尔赛的水平吧。

去年刚辅导我表弟省考上岸,保姆一样给他买好教材网课,上班摸鱼帮他整理考试资料,回家还得微信视频给他答疑,最后他行测也就考了76分。你还没开始复习就做了73...要是我表弟有题主这水平,那几个月我也不至于被气到嗓子都哑了。

像题主这种自带技能点,还能每天备考8-10小时的大佬,必须往广深珠佛莞这些珠三角周边城市考,福利、待遇、平台要什么有什么,你的能力去考小地方就屈才了。

题主从现在开始复习,到考试行测能提升个10分就差不多了,进步的空间不大,还不如把备考时间多分一些给申论科目,提分的可能性很大,而且申论准备扎实了对面试也有好处。只要把行测提分、申论复习、面试基础三个任务完成,上岸还不是手到擒来!

行测怎么提分

★ 行测认识论:

行测试卷是由考察不同能力的五个模块组成的,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能找到自己擅长的一到两个模块,剩下的部分只要认真学习、刷题,考到75还是可以做到的,但想从75到85就非常困难了,这需要五个模块既有长板又没有短板。

判断推理、资料分析、言语理解——定海神针

判断推理是广东省考的第一大重点,分值极高;资料分析分值不小,考察形式又非常固定,在行测里属于送分题;言语理解虽然题量不大,但区分度也不大,属于大家都不怎么失分的模块。这三个模块是行测的奠基部分,平均正确率需要保持在85%以上。

数量关系、科学推理——中坚力量

在其他省份,数量可能属于直接放弃的模块,但广东省考里数量关系的题量大,题目规律性强,得分比较容易,是绝对要认真准备的;科学推理是广东的特色题型,足足有20道,是区分度非常大的一个题型。这两个模块是行测的提分模块,平均正确率要保持在80%

常识模块——锦上添花

常识模块我并不认同其他人说的不用管,不用学,广东省考的常识偏向性其实非常明显,考察最多的就是时政知识,甚至能占到常识50%左右的比例,当年热点和广东省相关的政策内容也是必考项,去年就考了建党一百周年的相关题目。在准备时政的时候重点复习这些内容,能把常识的正确率提升到70%左右。

★ 行测方法论:

1. 总结基础知识框架

能考到73分,题主的基础知识水平应该已经相当不错了,想要往上提升可以再系统地把行测知识内容整理一遍,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,将每个模块题型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归纳分层,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,以便更好地发现自身知识体系存在的缺失。

很多大神在各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,去学习和参考都没关系,但也必须亲自整理过一遍,把他们的优点和经验内化成自己的东西,才能起到整理框架的效果。

建议准备一本粉笔《行测的思维》教材,它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比较全面,教材编排的逻辑顺序非常清晰,可以作为整理知识框架的参考资料。

我备考的时候根据教材和网课整理了很多的思维导图,有各模块的知识架构,有各题型具体的做题方法,还有各个题型常见的题目陷阱,导图内容的详略都是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安排的,判断推理这种题型考点、做题技巧都多的模块,我就整理得更详细一些,言语理解这种题型简单,非考试重点的部分就整理得简略一些。

每到周末、月末这些时间节点,就把思维导图拿出来周期性复盘一遍,整理复盘能让行测庞杂的知识内容变得条理清楚,降低理解记忆的难度。

2. 掌握做题技巧

行测是追求速度和正确率双赢的考试,高分的关键就在于掌握做题技巧。题主的基础已经相当扎实,如果再有做题技巧的加持,那行测高分绝对没跑。

阿甘上岸说是市面上讲解做题技巧最简便的课,越是资料分析这种复杂的题型效果越明显。

做题的时候跟着老师的思路和技巧直接提炼关键数据代入简便公式,两三步选出正确答案省不少无效步骤,基本光资料分析这个模块就能少用5分钟,加上其他模块省出来的时间,提前五分钟做完一套卷子绰绰有余。

3. 持续性刷题

刷题是熟悉考试最好的方法,在备考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坚持刷题,能够起到不同的作用。

我所有的刷题任务都是在粉笔《决战行测5000题》粉笔职教app上完成的。《决战行测5000题》题量大,又都是近些年的典型真题,做起来对熟练做题技巧,打磨做题思路很有帮助,粉笔app用来做广东省考的特色题型,数字推理和科学推理题型我都在粉笔app上练。

我是这样练题的:看完教材,构建过本节的知识框架之后,就把《行测的思维》上的练习题做完,检查一下对知识的掌握情况,做错的题目当天就把知识点掌握住。开始看阿甘之后,课下在《决战行测5000题》上练习对应的模块,有意地练习技巧去解题,一个题型练50道左右就能熟练地运用技巧解题了。经常出错的题型要多增加练习量,找到出错的根源,直接解决。

4. 进行套卷模拟

在备考的最后阶段,无论如何一定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进行套卷练习,做题顺序、什么时候涂卡等等问题都要考虑到,每个模块的用时都要严格控制,遇到犹豫的题目就立刻放弃,最后有时间再去做。

因为广东省考的试卷比较特别,在刷套卷时还是要以广东省考的真题为主,是最有参考价值的,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参加一下粉笔的模考大赛,试卷和题目是按广东的考情编写的,能练习一下做题的熟练度和考场策略,同岗位排名对复习也是一种鞭策。

做完每套题之后都要仔细的分析,分析自己的错题和试卷的出题偏好,错误的知识技巧重新听课、做题把它巩固,经常出现的题目陷阱都总结起来,避免掉坑。

综上所述行测提分的基本思路为:

参考教材建立自己的知识点框架笔记→分模块听技巧精讲课,刷题不断巩固熟练技巧→套卷训练 模考,分析真题。

申论怎么复习?

★ 申论认识论:

行测的学习没有什么捷径,需要在刷题中不断提升做题的思路和方法,相比较而言,申论只要掌握住答题套路,提分非常迅速,在答题时有以下几个点需要注意。

要点全面

申论客观题没有标准答案,阅卷时是按得分要点给分的,得分要点基本来源于所给的材料。在申论答题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准确、全面地从材料中找到得分要点,这需要方法和练习。

条理清晰

申论材料的数量、字数都非常多,县级试卷能达到7500字,信息量非常大,做题时要想思路清晰,就需要进行归纳整理。在申论题目中,也经常出现“分类合理”、“条理清晰”、“逻辑清楚”这样的具体要求,在组织答案时,如果没有按逻辑分条分点,很可能影响答题分数。

在简答题部分大家都知道按题目要求和材料逻辑分点做答,往往忽略了大作文部分也需要条理清晰,文章整体结构要严谨,最好按总分总结构来写;每一段内部结构也要清楚,围绕中心句展开。

表达规范

申论客观题都有字数限制,所以答案尽量要简练,不能长篇大论,但同时又要保证整体语意的连贯,不能变得碎片化。最好能用上一些规范词,既能精简语言,还能表达出应有的语义。在写作部分不能出现语病,前后信息完整、连贯,符合政府公文写作的格式要求。

★ 申论方法论:

1. 学会分析材料,提高找点准确度

提高找点准确度主要靠的是方法和练习。

阿甘上岸说的踩点法一定要掌握,专讲如何准确找到客观题得分点,包括核心句法、高频词汇法、关联词法、规范表述句等等方法,用来分析材料都能提高找点的准确性。

另外就是练习,学了方法终究是别人总结的,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中加深对它的认识,转化成自己的做题思路。

申论练习最好用的就是粉笔《决战申论100题》,它里面的题目都是国考和省考真题,讲解非常详细到位。每道题自己做完之后最先要关心的就是找点是否完整、准确,如果没能准确找到所有得分点,答案里的“答题演示”部分就是最好的复盘方式,根据粉笔分析材料的步骤,去检查自己的思路哪一步出现了问题,找点的方法能越来越熟练。

2. 研究优秀答案,提高答案组织能力

除了找点准确,还要注意的就是答案的逻辑和表达方式。提升答案组织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研究别人的优秀答案。

我在练题的时候,自己先看着题目做一遍,写出答案,再去对比机构的参考答案,一般来说粉笔、中公、华图这几家的答案我都要看过一遍,把它们的可取之处提取出来,结合我自己的思路,重新总结出一个答案。

各个机构的答案思路都不相同,所以一定只是拿它们当做参考,不能完全依赖。整合各家答案的过程恰恰也是思考的好机会,用它们的优秀之处完善自己的答案,内化为自己的逻辑,申论分数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的。

3. 有方向地做积累,提高大作文写作水平

广东省考申论核心主题从来没有改变过,县级紧紧聚焦经济发展与创新这个主题,乡镇完全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展开,在准备大作文时一定要牢牢把握住风向标。

我是在人民日报和半月谈app上搜集的素材,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主题,搜索广东省的政策和相关文件表述,然后是一些实例,这个可以参考文章里总结好的一些观点和评论,官媒评论员写的非常有深度和文采,值得借鉴。

面试怎么提前准备?

★ 面试认识论:

广东近几年考察的都是无领导面试,题目和广东省是息息相关的,所以在备考申论的时候就要重点去看广东省当年的工作报告、工作方向、具体措施都是在答题时可以凸显自己结合实际的地方。

另外多看人民日报时评,了解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,这对于拓展无领导小组面试的思路有很大帮助。

★ 面试方法论:

1. 报名培训班,掌握面试套路

报名培训班可以迅速掌握无领导面试的套路,无领导面试跟结构化不同的地方在于有一些话术需要技巧性,如何抢发言、如何cue组员、如何推进程、如何调矛盾等等,都需要培训来培养实战和技巧。

培训班的质量不取决于培训费用,实际上市场上无领导培训内容大同小异,基本包括理论讲解和实战两部分,有条件还是建议报线下班,能体验实际无领导讨论的情境。

2. 积累优秀表达,增加答题亮点

经过培训班的套路化培训,基本可以掌握相应技巧,接下来需要有关键输出,这才是在考场上脱颖而出的关键。

在研究机构的申论答案时就要多注意里面的规范表达,人民日报和半月谈的评论文章也可以成为积累的源泉,在这一点上,申论和面试的准备是可以同步进行的。

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,可能我是辅导别人考公上瘾……不管怎样希望我的这些经验方法能帮到题主和大家吧。

为您推荐